
由于电动汽车市场增长不力导致产能过剩,功率半导体生产商(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核心部件)正在缩减员工数量并推迟投资。
日本瑞萨电子计划裁员数百人,并推迟了原定于今年年初开始的大规模功率半导体生产。截至 12 月的三个月里,该公司的制造设施产能仅为 30% 左右,低于上一季度的 40% 左右。
功率半导体有助于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和家用电器的效率,和AI芯片一起被视为半导体行业的增长动力。全球企业竞相建立产能,为电动汽车市场的腾飞准备好,但
全球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德国英飞凌科技公司宣布计划裁员 1400 人,并将另外 1400 人迁移到别处。排名第二的美国安森美公司也计划大规模裁员,而瑞士意法半导体公司则表示,将通过提前退休的方式削减员工数量。
裁员范围已扩大至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总部在美国的晶圆基板制造商 Wolfspeed 已宣布裁员约 1,000 人,相当于其全球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
日本三垦电气原计划去年增加电动汽车电源模块产量,但将这一扩张计划推迟了两年。住友电气工业公司已放弃新建半导体材料工厂以及在现有工厂增加生产线的计划。
功率半导体制造商的库存有所增加,欧洲、美国和日本七家主要公司的库存在 10 月至 12 月季度平均为 99 天,比去年同期长 18%。
中国的竞争正在加剧。据信,汽车制造商比亚迪从瑞萨等供应商处采购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并于去年年初在自己的工厂开始全面生产。粤芯半导体也开始大规模生产高性能功率半导体。
由于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芯片制造设备,中国制造商正在购买不受限制的设备,并将投资重点放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一家日本制造商的高管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公司在性能方面的差距已经缩小。
SEMI Japan 行业专家 Shinichi Aoki 表示:“中国功率半导体现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稳定供应,(制造商)正处于可以收回投资的阶段。”
功率半导体是日本厂商的强项,但规模和财力都不如欧美厂商,三菱电机、富士电机和罗姆三家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11%,远低于英飞凌的20%左右。
日本制造商正合作制定资本支出计划以减轻负担。东芝和罗姆将投资约 3800 亿日元(25.4 亿美元)用于生产设施,而富士电机和电装计划投资约 2100 亿日元。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的主要内容系作者本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中国之旅变“噩梦”!澳女丢失护照,被困广州机场18小时,大使馆直言“帮不了”
美国禁止哈佛收国际生,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能转回清华北大吗?本科生,即便再优秀,没有可接受转学的渠道
SGA40+9+10雷霆3-1森林狼夺赛点 威廉姆斯34+5华子仅16分
松下发布全新 Lets Note SC 笔记本,抛弃“祖传”VGA 接口
华为 MatePad Pro 13.2 英寸 2025 平板获鸿蒙 4.3.0.168 升级